別讓中耳積水,影響到孩子的聽力
撰文:許醫師
常有家長帶小朋友來診間就診,原因是學校老師反應小朋友在學校,常常心不在焉,對老師說話沒有反應。仔細詢問病史後,發現小朋友一個多月前曾經嚴重感冒,之後偶爾就會抱怨耳朵悶痛,且聽聲音不太清楚,使用耳窺鏡檢查才發現病患雙側中耳積水。
兒童常見的中耳積水
中耳積水常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後,鼻咽發炎而使耳咽管阻塞造成,因兒童耳咽管角度較為水平,以及鼻咽淋巴組織(亦稱腺樣體)較大,發生的機率遠大於成人。多數患者的中耳積水,會續到呼吸道感染緩解後一至三個月。
動手術引流中耳的積水
為避免持續的積水影響聽力,甚而拖延患童語言學習機會,當中耳積水持續超過三個月時,且雙側聽損大於等於四十分貝時,應該要考慮接受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,緩解積水、改善聽力。當患者為高風險病童(如唇顎裂、單側重度聽損等),需高度依賴殘存聽力學習語言時,應更加積極治療,提早手術介入。
兒童需全身麻醉進行手術
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,為在麻醉之下,於鼓膜前下方切一小破孔,置放一啞鈴形狀、中間真空的小管。兒童接受該手術時,通常需要全身麻醉,避免躁動時傷及鼓膜及聽小骨。若患者腺樣體過大,病患常需多次接受中耳通氣管手術時,應考慮合併接受腺樣體切除手術,減少復發機會。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