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的防治方法

瀏覽人數:

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 / 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
許文龍 醫師

中耳炎可分為:急性中耳炎、漿液性中耳炎、慢性中耳炎、乳突氣室炎等,治療方法可分為下列幾種:

1.藥物治療方法

中耳有發炎時,依病情不同,須投予不同藥物。由於中耳腔內血液循環及藥物滲透並不是很好,更因感染細菌往往不同,急性中耳炎常為嗜血桿菌、慢性中耳炎為常爲綠膿桿菌,須由耳鼻喉科醫師依細菌報告,來決定用藥種類。

2.局部治療法

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膜腫脹,須口服藥物控制,若能加以局部藥物治療,則可減輕病人的不適。感染慢性中耳炎時,常常由於感冒,細菌經由耳咽管逆流而上或由外耳道進入,引起流水、流膿,有時會流血(中耳腔內的內芽組織引起),這時光靠口服藥物有時仍無法控制,耳鼻喉科醫師會由細菌培養而判定,有些細菌,只有注射藥物(抗生素)才可以控制。

然而更重要的是,局部的清洗和治療,才可以完全控制發炎情況。目前耳內的外用藥水,有些並不適用於慢性中耳炎或耳膜穿孔的病人,有些藥水刺激性太大,會引起局部疼痛,有些藥水不可以長期使用,會影響內耳的聽神經,導致聽力喪失,千萬要小心,須在耳鼻喉科醫師診察下使用,才可避免受到傷害。

3.耳膜穿刺法

使用特製長針由外耳穿刺耳膜進入中耳腔內,把水、膿液等吸出。由於發炎時耳咽管受到影響,而導致排泄功能不良,經此法可解除中耳腔內的腫脹,避免耳膜受到進一步破壞,而形成穿孔。

4.耳膜切開引流法

當中耳炎症較利害或時間太久,致使中耳腔內分泌物變稠而無法用穿刺法吸出時,可使用耳膜切開法,將耳膜劃開,將膿液吸除。

5.中耳腔通氣管裝置法

若因鼻部、鼻咽部的毛病,而使耳咽管功能不良(如小兒淋巴組織增生、腺殖體肥大或鼻咽癌病人放射線照射之後遺症……),為了長期維時中耳腔的通氣情況,以改善症狀,可使用特製的中耳腔通氣管,由耳鼻喉科醫師在顯微鏡底下將耳膜切開植入。

一般正常情況下,四月~一年之間中耳腔情況改善時,會自然排出,在這時段期間,仍須由耳鼻喉科醫師定期檢查,以免造成感染。若有感冒或洗澡時須更加小心,以免中耳受波及。

6.顯微手術治療法:

顯微手術應用於手術治療使得視野更加寬廣,加上各種特製的顯微手術器械,操作更加精細,手術成功率提高很多。有些手術須住院檢查且在全身麻醉下實行。例如:

  1. 耳膜成形術、中空腔成形手術....... ,適用於耳膜穿孔病人且沒有併發膽脂瘤之毛病。
  2. 乳突切除術、膽脂瘤手術(開放法)、膽脂瘤手術(封閉法)...... ,對於中耳炎且有膽脂瘤侵犯病人。


中耳炎之病人在門診即可施行顯微手術(在局麻醉之下)有:

  1. 中耳腔內肉芽組織清除
  2. 耳膜穿孔邊緣肢修整、刮除,並使耳膜再生。
  3. 各種感染病灶之消除(如:細菌感染、黴菌感染……)。
  4. 貼紙式耳膜成形術。
  5. 各種可疑病灶的切片、化驗。

這些均須受過專門訓練的耳鼻喉科醫師來治療,才可使病控制且不會造成其他傷害。

 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