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屎該挖嗎?這1種情況就得找耳鼻喉科醫生

瀏覽人數:

撰文:黃政輝 醫師

每次,拿棉花棒清耳朵時,看著清出來的耳垢(屎),總有股莫名的「成就感」。一般人會將耳垢,視為人體的排泄物,一無是處,應除之而後快?其實不然!

耳垢能保護外耳和抑菌
耳垢,主要的組成包括淺部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及、道深部細胞往外排出的角質層,耳蠟腺最初的分泌物是乳狀,與空氣結合後變成褐色帶黏性物質,再與皮脂腺的分泌物、上皮細胞角質層相混合後,即形成所謂的耳垢,並呈現弱酸性且含有一些內在酵素。所以,耳垢,具有兩個重要功能,一是可以保護外耳道,另一是具有抑菌功能。

另外,耳垢可分為「乾」及「溼」兩型,乾型耳垢呈灰褐色,質地乾而易碎,又被稱為「米糠型」耳垢;溼型耳垢,呈金褐色溼而黏,又被稱為「密蠟型」耳垢。研究顯示,溼型耳垢為顯性遺傳,且較好發於白種人,而黃種人則有較多的乾型耳垢。一般說來溼型耳垢較容易發生耳垢阻塞,雖然如此,這兩型耳垢的制菌能力,並沒有很大的差別。


耳垢,會自行排出
很多人會問「耳垢需要定期清理嗎?」其實大部分的人並不需要,因為人體的外耳道表皮,發展出一套精密的「自清」功能,特別是在成人,因耳道較寬,鬆動的耳垢在咀嚼、講話時,可以自行排出外耳道,它可能經由在耳道深部新細胞形成時,將老細胞逐漸往外推出,或是在表皮細胞分化過程,主動將角質層往外排出,在逐漸往外移動的過程中,角質層會形成一道道波浪狀堆積,最後在前緣碎裂,完成脫屑過程。

耳垢膨脹,切忌亂挖
即使如此,還是有一些人有耳垢阻塞的問題,有時會因洗澡或游泳時不小心讓水流入耳道內,使得耳垢膨脹進而造成耳道壓力感,痛感甚至短暫的聽力損失,若有這一種情形,就應該儘速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,千萬不可以自行嘗試以棉棒掏耳,如此做,不只是將耳垢更往深處推,有時還會造成外耳道甚至耳膜的創傷。

 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