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棉花棒亂挖會造成外耳炎?小心痛又癢的「外耳道炎」找上你

瀏覽人數:

撰文:謝宗哲耳鼻喉科診所

外耳道炎最常發生在溫暖潮濕的地區。造成的原因,常常因游泳後潮濕或習慣性挖耳朵,引起外耳道皮膚表層剝落,進一步造成細菌或黴菌感染。一些皮膚問題像是異位性皮膚炎與牛皮癬,也會造成外耳炎。

醫生,我昨晚用棉花棒清耳朵後,半夜突然被痛醒到現在,這樣很嚴重嗎?檢查後,是門診中常見的外耳道炎。外耳,指的是耳膜以外的部分,包括耳廓以及外耳道,外耳炎即是指發生於此部位的發炎現象。

外耳炎經常由細菌、黴菌感染引起

外耳炎最常發生在溫暖潮濕的地區,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疾病。造成的原因,常常因游泳後潮濕或習慣性挖耳朵,引起外耳道皮膚表層剝落,進一步造成細菌或黴菌感染。一些皮膚問題像是異位性皮膚炎與牛皮癬,也會造成外耳炎。

罹患急性外耳炎,初期耳朵有些微搔癢腫脹感,若症狀沒有繼續惡化,有時會自行痊癒。若繼續惡化,會產生耳朵劇痛,嚴重會有流膿、聽力變差的現象。更嚴重的還會使耳部周圍局部淋巴腺腫大,形成蜂窩組織炎或軟骨炎,除了耳朵劇痛流膿之外,還會全身發熱高燒,昏疲無力。

防範外耳炎的自我照顧4方法

1.最重要是要做好預防!平時要保持耳朵乾燥,並避免無謂的挖耳朵。洗頭時,戴上耳塞或把棉花球,並塗上凡士林塞住耳朵,這段時間更不要去游泳。
2.使用抗菌耳滴劑,將耳滴劑滴入耳道留置數分鐘,然後再側頭將液體引流出。
3.幫耳朵冰敷,可以減輕疼痛,也可使用止痛藥。
4.避免耳道外傷(不當挖耳朵),較難清除的耳垢,應請耳鼻喉科醫師處理。有糖尿病、尿毒症、白血病、貧血、使用抑制免疫藥物等抵抗力減低的患者,更應避免不當挖耳朵,否則一旦引發外耳道炎,易引起惡性外耳道炎,在治療上非常困難

痛癢感4天未改善,快找醫師

如果經過四、五天的自我治療之後,仍沒有改善時,就需要找醫師,以免感染擴大。治療包括局部塗抹抗生素軟膏,或者耳滴劑、口服抗生素,並保持耳道乾燥。若有外耳道被肉芽組織阻塞,致使聽力減退的現象,則需配合手術治療。

另外,以前動過耳朵手術,或耳膜曾經破裂或受傷,經常發生外耳炎或已經有其他耳部感染,都要趕緊就醫之外,糖尿病或免疫系統較弱時,若有外耳炎的症狀時,更應該盡快就醫。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