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業、環境噪音,悄悄侵蝕你我的聽力

瀏覽人數:

撰文:林醫師

醫師,常常戴耳機聽音樂,真的會造成聽力損害嗎?其實,長時間配戴耳機,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噪音型聽損的可能性。倘若,長期暴露在85 dBA以上的音量,就有可能造成聽損。

減少工作噪音暴露時間

依據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」,勞工工作場所因機械設備,所發生之聲音超過九十分貝時,雇主應採取工程控制、減少勞工噪音暴露時間,使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,日時量平均不超過表列之規定值或相當之劑量值,且任何時間不得暴露於峰值超過一百四十分貝之衝擊性噪音,或一百十五分貝之連續性噪音。但須注意此標準為最低的安全規範,實務上仍應避免長期大音量的噪音暴露。

捷運噪音量達到88分貝

臨床上,除了因工作導致的噪音型聽損外,還常見於習慣在通勤時間聽音樂的捷運乘客,由於背景噪音較大,通勤者為了聽清楚音樂而調高音量,長期配戴很容易造成聽力上的損害。要知道,捷運行駛時車廂外音量,約在78.9至93.8 dBA之間,捷運駕駛工作環境的噪音量約為74.8 dBA。依據「台北捷運系統服務指標」,捷運車廂內的平均音量須小於85 dBA,而在104年則有網路媒體報導,台北捷運共有六個站點的噪音量達到88分貝以上。
整體可以預期在這樣的背景音量下,如果通勤者想要聽清楚耳機的聲音,是必要增加音量達到5-10 dB的訊噪比,當所使用的耳機沒有主、被動的降噪效果時,使用者就有較高的噪音型聽損風險。

入耳式耳機降低環境噪音

在降低環境噪音的部分,入耳式耳機由於封閉性較好,因此能夠被動的阻隔部分環境噪音,但對聽常或是低頻聽力良好的人來說,將會因閉塞效應(Oclussion effect)而產生不舒適的感受,特別是在使用者說話時會覺得自我語音有強烈的悶塞感。在助聽器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是加開通氣孔,讓額外的低頻能量能夠漏出耳道,減少配戴者得悶塞感。

但由於破壞了密封性,也會降低被動阻隔環境噪音的效果。若無法開啟通氣孔,另一種作法則是讓耳塞放置到耳道較深處(骨質部),減少自軟骨部傳出的低頻能量傳回鼓膜,但由於骨質部通常較敏感,配戴感受較不舒適。此外,也有助聽器廠商針對自我語音悶塞的部分推出新的聲音處理方案,利用助聽器定位配戴者說話的位置,並減少使用者自我語音的音量,藉此來減少悶塞感。

基於上述降噪的需求與舒適性的考量,主動式降噪技術是更好的解決方案,主動式降噪技術一般利用相位相消(phase cancelation)來處理持續性噪音,針對穩定且持續的環境噪音如引擎、風噪有良好的降噪效果。主動式降噪技術除了能夠提升訊噪比之外,還能避免因耳道堵塞造成的閉塞效應。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