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悶塞聽不清楚?原來是耳屎塞住惹得禍
撰文:福欣耳鼻喉科
在門診的日常,不時會遇到民眾訴苦:醫師,我的耳朵聽不太到,好像有東西塞住了…或者看完診希望醫師幫忙清個耳垢。在處理這樣的問題時,我們得先了解耳垢的形成原因。
什麼是「耳垢栓塞」
耳垢主要由外耳道產生,外耳道長約3公分,由外1/3軟骨部及內2/3硬骨部所構成,其中軟骨部的皮膚含有皮脂腺及耳垢腺(又稱耵聹腺),耳垢就是由此分泌產出。因此,在正常情形下,耳垢只會存在耳道外1/3處,不會進到內側的硬骨部或耳道深處。如果,耳垢囤積過多而塞住外耳道,就會引發「耳垢栓塞」。
「耳垢」是天然保護機制
既然是人體自行分泌的耳垢,其生理功能包括:
1.耳垢內含溶解酶,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,能產生微酸且抗菌的環境,可以藉此保護外耳道,避免細菌或外來物質的侵害。
2.耳垢對外耳道皮膚具有防水保溼功能,若沒有耳垢,外耳道皮膚會相當乾燥, 進而產生發癢的情形。
3.在正常情況下,外耳道皮膚有自動向外移行的功能,就是外耳道皮膚可以將這些耳垢,向外運送並排泄出去。因此,當人為使用外界物質進行掏挖耳道時,反而會讓耳垢往耳道深處推擠,反而造成耳垢無法排出,產生了堵塞的情形,可能影響聽力,耳鳴、耳悶脹感等等,甚至造成外耳道局部感染發炎的狀況。
發生耳垢栓塞,請到耳鼻喉科就診
所以,臨床上何時才需要清耳垢呢?
1.聽力障礙,耳部悶脹情形是因耳垢栓塞所造成
2.耳部有不明感染或分泌物情形,臨床需探查併治療時
3.有內耳功能檢查或配戴助聽器需求時 若遇到耳垢栓塞情形,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若遇耳垢較乾硬或較深困難清理, 可以先用嬰兒油、甘油或使用耳垢軟化的耳滴劑,先行讓耳垢軟化,以順利清除。儘量避免自行清潔或找理容業者清除,畢竟專業醫師是”看著”治療, 器械也都經過消毒程序,跟自行清潔是不一樣的。
別再亂掏耳垢,小心急性外耳炎
若因掏耳工具不潔,造成外耳道皮膚破損,進而產生急性外耳炎,或耳黴菌感染, 甚至可能耳膜破損或聽小骨斷裂,或長期掏耳造成外耳道皮膚變薄乾燥,進而產生耳癢的慢性外耳炎情形…種種上述外耳道的問題,將會影響生活品質與睡眠困擾,真的不得不甚,所以耳垢平時能不清就不清,真的有需求,請找專業醫師處理實為上策!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