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診顯微耳膜再生術-治療『外傷性耳膜穿孔』的最佳利器
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 / 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
許文龍 醫師
案例-1:
A-mai為印尼看護,受聘來台照顧阿公,某日在市場遭一精障男子揮拳擊中左耳,當場耳鳴、頭痛、頭昏,經門診檢查後發現左側耳膜幾乎全穿孔,且有出血併內耳神經受損(聽力減退、耳鳴、頭暈等)。
(見圖A-1)
案例-2:
官小姐為已婚女性,因和先生發生口角,被先生打了一巴掌,左側耳鳴併發聽力減退、頭痛等現象,有內耳神經受損現象。
(見圖B-1)
耳朵包括外耳、中耳、內耳等三大部分,在門診常見的外傷其中較為嚴重且影響到構造及神經的部分,以“外傷性耳膜穿孔”最常見且比較嚴重,更需要及時處理,以避免造成耳膜及神經永久性的傷害,以本次門診案例,在確立診斷後,便積極進行治療,包括(1)炎症控制(2)局部清創(3)血液循環劑及高單位維他命制劑補充(4)門診顯微手術調整治療。
(圖A-2、B-2)為治療中照片。
顯微手術治療法
由於科技的進步,醫療器械的改良,使得以前不易治療或難以治療的毛病,現在均可得到適當的處理。由於手術顯鏡之應用,促使手術之視野及領域更加開闊,而使手術之成功率加以提高,更避免了不必要之傷害,而造福病人。
現在更精簡,輕便的顯微鏡也加入了門診檢查及治療的行列,使得更多的疾病得以更有效的治療。如:外耳道的異物清除、耳癓菌之清除、慢性耳膜炎之肉芽清除、急性中耳炎之穿刺、吸膿、中耳通氣管之裝置貼紙式耳膜修補手術⋯等。
門診顯微耳膜再生術
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中耳腔的構造及耳膜本身的特性,耳膜本身可分為三層結構,外層是扁平細胞上皮層,中間為纖維層,內面為粘膜層,只有外層細胞之再生能力較強,以往手術方式為移植手術,大都由內面插入人工耳膜(大多由肌膜做成)或將人工耳膜夾於中間(纖維層)之內,但由於門診施實之再生手術之方法較為不同,是將中耳腔內之肉芽組織清除,並將耳膜邊緣(由於長時間發炎造成之不具活性的組織)加以切除,並將外耳道內會影響之病灶,如細菌感染造成的膿液,肉芽、徽菌感染之硬塊··等加以清除,並以藥水徹底清洗中耳腔、外耳道等處,而後加以修整耳膜膜穿孔之邊緣,如此可促使耳膜再生。在恢復過程中有時須隨時加以調整,以促使血管由四週長入再生位置(耳膜再生圖)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