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滑手機?小心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!
撰文:翁蘿淇 呼吸治療師
現代人生活忙碌,白天時間被工作、學業或家庭填滿,到了晚上,終於有時間可以控制,於是選擇滑手機、追劇、看短影片來「犒賞」自己。
這種習慣可能成為一種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(Revenge Sleep Procrastination),導致睡眠品質下降,影響身心健康。
什麼是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?
指的是即使已經感到疲憊,仍選擇延遲入睡,做一些「不重要但令人愉悅」的活動,例如滑手機、看影片或瀏覽社群媒體。
主要原因是日間時間被佔據,導致缺乏「自己的時間」,而選擇犧牲睡眠來彌補。
社群媒體如何影響睡眠的?
根據研究,78%的人承認自己有某種程度的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,其中,社群媒體的使用被認為是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之一,科學家透過智慧手錶記錄使用者的睡眠狀況,發現不同社群媒體對睡眠的影響程度不同。
- TikTok-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時間僅佔14%,入睡時間延遲1小時7分鐘
- Instagram-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時間為15.5%,入睡時間延遲58分鐘
- Facebook-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時間為19.5%,入睡時間延遲45分鐘
- 未使用電子產品者-REM(快速動眼期)睡眠時間可達23%,且入睡時間僅需25分鐘
研究指出,手機螢幕所發出的藍光會影響人體的褪黑激素分泌,降低睡意,延後入睡時間,短影音平台透過快速的內容推播機制,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腎上腺素,讓人難以放下手機,進而影響睡眠週期。
如何改善睡眠習慣
是不是發現自己有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?以下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睡眠:
- 睡前遠離電子產品
-藍光讓身體亢奮,延後睡眠時間 - 避免睡前劇烈運動
-可選擇輕度運動或瑜伽來放鬆身心 - 減少晚間咖啡因攝取
-避免茶、咖啡、能量飲料影響睡眠 - 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
-每天固定時間上床,培養生理時鐘 - 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
-調整燈光、溫度,營造助眠氛圍 - 減少壓力與焦慮
-建立放鬆的儀式,如泡澡、冥想、深呼吸等
熬夜滑手機可能帶來短暫的快樂,但長期下來卻會對身體與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,學習改善睡眠習慣,避免「報復性睡眠拖延症」,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睡眠,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!
資料參考:
Do you 'revenge sleep procrastinate'? Well, it could be bad for your health.
衛生福利部:睡前滑手機影響睡眠?國衛院發現使用手機會延遲睡眠周期、減少睡眠時間
若您懷疑自身有呼吸中止症,可透過睡眠評估問卷,預約專人服務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