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力檢查如何做?免費聽力測試哪裡找?線上預約聽力檢查
「聽的到音叉噹-的聲音,不就代表聽力正常嗎?」其實那不是真正完整的聽力檢查,一次幫你總整理認識聽力檢查!
究竟誰需要做聽力檢查? 聽力檢查該怎麼做?去那裡做聽力檢查?聽力檢查怎麼收費?通通告訴你!
誰需要做聽力檢查?
成人如果經常聽不清楚別人說話、耳鳴或較年長者等,都會建議定期需要進行聽力檢測。此外,說話口齒不清或發展遲緩小朋友,也建議進行專業聽力檢查,進一步了解是否因聽力損失帶來的影響。
聽力自我檢測的8個問題
如果你有下列跟聽力反應有關的個情形,大家可以逐一檢視有沒有類似的情形發生。
- 常常需要別人說話大聲一點
- 跟別人對話時,經常要求他們重複說過的話
- 多人聊天時無法參與對話
- 在吵雜環境下會聽不清楚
- 耳朵有嗡嗡的耳鳴聲
- 聽不清楚電話內的聲音
- 經常沒發現電話鈴聲、門鈴聲
- 身邊的人經常告訴你,電視開太大聲
如果上述8個問題,你有2項以上符合,就建議需要進行聽力檢查。
怎麼做聽力檢查?
一般民眾其實很少人做過正規的聽力檢查,通常基本的健康檢查是不會做聽力檢查的;因此很多人都會將音叉檢查誤以為就是聽力檢查。那什麼才是聽力檢查呢?
以助聽器門市來說,通常會先進行「耳道檢查」,確認耳道狀況後,才會進行聽力檢查:檢查內容為「純音聽力檢查」與「語言聽力檢查」,檢查時間視個人聽力狀況而定,大約15-30分鐘。
■耳道檢查■
聽力檢查前,先確認外耳道狀況,確認耳道內是否有發炎等狀況,才會進一步進行聽力檢查。
步驟一:將受測耳朵面對聽力師或選配師
步驟二:耳鏡頭部輕輕放入外耳道,停於距離外耳道口0.3-0.6cm處,檢測耳道狀況
■純音聽力檢查■
純音聽力檢查是普遍的聽力檢查方法,可分別檢測左右耳的聽力程度、類型。
聽力檢查類型
依聲音傳導路徑,可以分為氣導式或骨導式聽力檢查。
聽力檢查前準備動作
由聽力師或選配師為受測者配戴耳罩式耳機或骨傳導耳機,並手持回饋按鈕
聽力檢查步驟
(1)進入隔音聽力檢查室。
受測者進入隔音間後,聽力師或選配師會進行檢測說明。
(2)由聽力師或選配師為受測者戴上耳機,拿起按鈕。
接著聽力師或選配師離開隔音室,透過隔音室為受測者進行檢查。
(3)受測在耳機中聽到刺激音(例如嗶嗶、嘟嘟)
聽力照護專家會操控機器,發出不同的頻率或分貝數的聲音,只要有聽到聲音,不管大聲或小聲,都要按下按鈕。
(4)進行完聽力檢查後,會進行語言聽力檢查
語言聽力檢查,可以了解受測者能否聽懂或辨識言語
(5)聽力檢查結束後,會由聽力師或選配師,協助取下耳機
並帶受者回到選配室,進行聽力檢查結果進行說明與協助。
■語言聽力檢查■
通常會和純音聽力檢查一起檢測,可以了解受測者能否聽懂或辨識言語,是判斷聽力功能狀態的指標之一。
步驟一:受測者戴上耳機後,聆聽聽到的詞彙或注音
步驟二:受測者複誦一次聽到的詞彙或注音
有時候語言和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會不一致,就會出現聽的清楚,但是聽不懂的狀況。因此可以藉由日後聽技巧練習,協助聆聽。
檢測完,怎麼知道有沒有聽力受損
做完檢測後會有一張詳細的聽力圖,通常分貝數在25以上,就要留意輕微聽損的狀況。
例如下圖的聽力圖,彩色的區塊為分貝數25以上,紅色圓圈為受測者的聽力狀況。透過標示可以發現聽力圖都顯示,受測者已有聽力受損的狀況。
在語音聽力檢查中,則結果通常以百分比(%)呈現檢測結果,它可以反映出受測者的語音清晰度。
那如何得知自己的聽力損失為哪一個範圍呢? 聽損程度這樣分級!
不做聽力檢查會有什麼影響?
聽力受損的危害,比你想像中的嚴重,可別以為聽力受損只是小毛病,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,像是人際社交、容易跌倒等。
人際社交
因為聽不清楚說話的內容,慢慢減少人際活動,會出現缺乏自信、憂鬱,進而封閉自己。
容易跌倒
聽力受損後降低對環境的感知,影響平衡感問題,衍生跌倒的意外。
反應遲緩
接收訊息時聽不清楚,因此有時聽損者無法立即做出反應。
如果長期聽力退化不矯正,更有可能導致認知功能衰減,加速大腦退化!
哪裡可以做聽力檢查?檢測需要收費嗎?
聽力檢查需要有專業的國際聽力檢查設備,除了到具有規模的大型醫院有提供完整的聽力檢測之外,在虹韻皆備有完善的聽力檢查室與聽檢儀器,提供免費的聽力檢查與聽力專業諮詢。
如果你未曾進行過專業的聽力檢查,歡迎可以前往虹韻助聽器全台服務據點,進行免費的聽力檢查,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