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再天旋地轉!改善「眩暈」從觀察自己開始

瀏覽人數:

撰文:黃正宗醫師

35歲黃小姐是高階主管,近幾個星期總覺得左耳有壓力感,塞塞的,聽不太清楚,有時會聽到嗡嗡的耳鳴聲。以為是睡眠不足、感冒引起的耳朵不適,也就沒太在意。沒想到,下午準備進行會議時,強烈眩暈無預警來襲,伴隨著止不住的嘔吐,緊急送醫後,經診斷為是內耳水腫造成的眩暈。

何謂眩暈
眩暈,是一種身體或環境在運動的幻覺,一種飄浮不定,頭重腳輕,甚至覺得自己在旋轉,地震或坐船時晃動的不舒服感。厲害時更合併噁心嘔吐。

眩暈的原因
眩暈的原因大多數(85%)是內耳不平衡引起(即所謂末稍性眩暈),很少數是腦幹、小腦的問題(所謂中樞性眩暈)。內耳即是指耳部聽神經部份。人的內耳可分成聽覺神經及平衡神經系統,內耳中的半規管與前庭在平衡系統中,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人整個的平衡系統,即是靠此內耳的三個半規管、視覺的調整,以及身體知覺接受器的互相協調,而得以保持身體的平衡。如果,其中的任何器官有了障礙,例如內耳的病變,眼球運動的障礙,或腦部神經病變,都可能引起眩暈症。

誘發因素
感冒、失眠、壓力太大、情緒變化、月經來潮,等等都會誘發眩暈。所以,當患者在頭暈發作時,不要慌張,可以自己先行了解自己的發作,是屬於突發性的,還是復發性的,且劇烈的眩暈持續時間,是屬於持續數日型的,或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型的,並且發作時跟頭部迅速變換位置是否有關,有無合併耳鳴或耳漲感,耳悶塞。
如果,眩暈病人能了解自己發作的型式,明白自己的病情,可以讓你的醫師迅速掌握你的病況,安排必要的檢查,掌握治療的先機!找出原因,配合醫生的囑咐調整生活形態,並配合藥物的治療,多數在治療後,都不會在再發作。

 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