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變色塊?原來我得了「汗斑」!醫師3招預防發作

瀏覽人數:

近年來,全球氣候暖化現象隨著年平均溫逐年升高,台灣氣候暖化現象也是很明顯,不但年均溫逐年升高,夏天溫度年年飆高,潮濕悶熱的環境加上夏日民眾戶外活動頻繁,陽光紫外線照射加上皮膚容易出汗,因此引起的皮膚疾病也相應增多

為什麼會出現汗斑

汗斑 (Tinea versicolor),俗稱「白癬」、「花斑癬」,正式學名叫「變色糠疹」,顧名思義這種病也和流汗息息相關。是由一種皮屑芽孢菌 (scurf pityrosporion ovale,又稱P.orbiculare或Malassezia furfur)之真菌(黴菌)所引起,此菌屬於寄生在人體皮膚的常見正常菌群。但,夏季高溫及潮濕環境下,這些原本無害的菌會因身體處於溫暖潮濕環境下,會快速大量繁殖而造成汗斑。

汗斑好發於上肢,上背及胸前,有時於腋下、胯下、臉部等處,可見許多大大小小的紅色、棕色或白色的斑塊,皮膚表面可能會有輕微脫屑,通常沒有症狀,當處於悶熱的環境或大量流汗時會有些許癢感。

汗斑的治療方式

在治療上,通常不會太困難。若是範圍較小,可塗抹望用抗黴菌藥膏即可。範圍較大,可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。療程根據嚴重度約在二至四週甚至有可能更久。

3個常見的預防方法

  1. 避免過度活動,防止出汗並保持皮膚乾爽,若流汗太多應趕快將身上的汗用濕巾擦乾或沖澡。
  2. 戶外活動穿著衣服輕柔吸汗且棉質衣服為宜。
  3. 若是常常復發者,建議可於發作嚴重時,或是夏天即將來時,開始使用含有可殺死皮屑芽胞菌成分(如:ciclopirox、piroctoneolamine、ketoconazole、    zincpyrithione、selenium sulfide/disulfide等)的「洗髮精」塗抹於身體,停留五至十分鐘再沖掉,每週二至三次。如此可將菌量降低,以防止發作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