揪出食物性過敏原!戰勝過敏體質
撰文:小桃子醫師
其實,醫學上對食物過敏定義,相當嚴格。吃進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質,被免疫系統誤認為有害,產生抗體對抗這個過敏原,過程中釋出大量化學物質如組織胺、白三烯素而造成的身體不適。但,必須每次吃到這種食物,都會出現相同症狀,才算過敏。那麼,究竟吃了什麼會引起的過敏呢?答案沒有標準。但,根據統計,最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小麥、雞蛋!
小麥過敏
1.小麥過敏的病人不要喝啤酒和白酒,因為小麥是釀造它們的常用原料之一。
2.小麥有時被用來製造信封上的膠水或其它類似的用途,不要舔信封和郵票。
3.聖餐的小圓餅通常是山小麥製造的,不要吞咽或舔食。
4.在某些藥片的生產過程中,小麥常被用做賦形劑,應停止服用成藥,並聽取醫生的建議。
雞蛋過敏
1.有些人僅對蛋白或僅對蛋黃過敏,可以分別用蛋白或蛋黃檢測,看看您是否僅對其中某種過敏,再針對過敏的種類做避免。
2.若同時對蛋白及蛋黄過敏,則不要吃含有雞蛋成份的加工食品,包括乳蛋糕、薄煎餅、布丁、威化餅、麵包屑烹製的食物、雞蛋麵條等,或是冰淇淋、人造奶油等含有從雞蛋中提取的卵磷脂的食物。
3.由於人們常將蛋液塗在餡餅、小圓麵包、香腸肉卷等烘培食物的表面,因此也要避免進食這些食物。
隱藏食物性過敏原
目前市面販售的食品,大多都經過加工再製,不容易從產品名稱了解其所有成分,因此購買成分標示清楚的商品,並完全瞭解成分及注意事項,是避免接觸食物性過敏原重要的一環。
常見隱藏的食物性過敏原的加工食品,有這些:花生、花生醬、花生油、酥皮糕點、糖果、堅果零食、麥片粥、牛奶、雪糕、鮮奶油、人造奶油、臘腸、豆類食物、漢堡、絞肉、熱巧克力、牛奶代用品殼類食物、糕點點心、加工肉類、冰淇淋、火鍋料、蛋、義大利麵、肉丸、通心粉、檸檬派、香腸、罐裝魚類、糖果、肉類、酵母、啤酒、美乃滋、蕃茄醬等等。
總之,食物引發過敏的機制很複雜,但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一種,就是禁吃會過敏的食物!如果,你對自己的過敏原有疑問,不妨請進一步向醫生諮詢。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