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作時,令人焦慮的「眩暈症」,能治癒嗎?
撰文:黃韻誠醫生
天旋地轉,眼冒金星,如同搭乘雲霄飛車,站都站不穩,短則數秒、長則數年。究竟眩暈到底是什麼問題,會不會好,又應該如何治療?
眩暈不是病,發起來要人命
眩暈一詞,包含眩與暈。眩症,字面上看起來可以拆成『目』與『玄』,眼前整間屋子都在『玄/旋』轉,即是眩症發作。暈症,則如同坐在搖晃不定的車頂上,身體輕飄飄,如騰雲駕霧。不論是眩、暈還是眩加暈,都必須了解到,這都是一種症狀。症狀治療(治標)較為容易,然而,引起眩暈的疾病,小至感冒大至腦瘤、中風,不可不慎。必須抽絲剝繭,找出病因,以達到『治本』的目的。
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
對抗眩暈,首要了解其與平衡的關係。生物的演進,由爬蟲類(四隻腳著地)到人類(雙腳站立),仰賴的是平衡系統的進步。掌控人類平衡功能三大要素:視覺(眼球的運動)、本體感覺以及前庭神經系統(即耳朵)。三者關係,如同三國鼎立,維持著動態的『平衡』。若當中一國缺席,可想而知,必定天下大亂,眩暈也隨之而來。
以往單靠醫師的望聞問切,雖能略知一二,但難免有失準度。慶幸現今醫學的進步,我們擁有強大的『武器』。其中包括數位眼振平衡功能檢查-檢測視覺(眼球的運動)、重心動搖儀-檢測本體感覺、內耳溫差試驗-檢測前庭神經系統。輔以抽血、X光片檢查。找出隱藏在眩暈背後的疾病,一網打盡。
治癒眩暈,首要條件就是耐心
治療即是對症下藥(治本)。治療方式因人因病而異,在此不多贅訴。這往往是病人最難過的一關。由於長期飽受眩暈之苦,急於藥到病除,操之過急。冰凍三尺、非一日之寒,長久以來的眩暈症狀,談何容易一夕之間煙消雲散呢?雖然過程難免反覆,既然掌握了元兇(病因),自然勝券在握。耐心的配合醫師的指導與治療,平均療程約一至三個月不等,惱人的眩暈終將『於我無關』。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