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庭復健運動,讓你擺脫眩暈搖晃的世界
撰文:義大醫院 楊顓謙醫師
「前庭復健運動」對國內民眾而言,是一個很陌生的醫學名詞。其實,現代醫學利用運動方式,來治療前庭系統疾病,所造成的眩暈或平衡功能障礙,早就行之多年。
物理復健,改善輕微眩暈
事實上,眩暈症狀輕微的病人透過前庭復健運動的物理治療方式,兩周就能減輕症狀百分之五十,持續復健更能有效改善。當眩暈不再發作,就可以漸漸停止復健,時間長短因病人症狀輕重而異,曾經有患病多年的病人,在接受持續復健半年後明顯降低了眩暈感、增加平衡功能與恢復體適能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。
前庭復健運動,分為兩大類
- 適應運動
神經系統受損後仍有可塑性,可透過訓練刺激仍存留的前庭神經功能,增加固視穩定度,讓患者在不同姿勢下,轉動頭部也能保持清楚穩定的視覺; 若重複做某些造成眩暈的動作,便可讓大腦平衡中樞產生適應,降低眩暈感。 - 代償運動
利用其他平衡功能策略去代償受損的前庭系統功能,訓練病人使用本體感覺,或增進視覺來維持平衡,增強固視穩定度。
學會後,在家自助復健
這兩大類前庭復健的訓練,包括:簡易的眼球動作控制、重複性頭部運動、平衡功能訓練,例如: 沿障礙物轉圈、走八字型、球類運動,還有前庭功能活動,像是行走間轉頭、軟墊上原地踏步等適應運動,在醫院教導之後,患者也可以輕鬆在家自己做前庭復健。
另外,對於聽覺功能也有受損的頭暈患者,例如梅尼爾氏症晚期或是中重度聽障的老年人,使用聽覺輔具,例如助聽器,除了增進聽覺功能外,也有助於平衡功能的改善及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,是另一有效的治療策略。
【活動公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