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幼兒反應慢恐與聽力有關!出生72小時內是篩檢黃金期

瀏覽人數:

當嬰幼兒聽力出現問題時,無法自己表達而常常被家長忽略,等到兒童成長到語言發展期時,常常需要他人重覆語句或應對模糊、緩慢,而被誤判為發展遲緩、集中力差或理解能力差。

嬰幼兒期出現的聽損癥兆

出生後,對聲音和說話毫無反應或反應遲緩週歲時,仍不能聽從簡單的口語指示一歲半時,仍未能發出第一個單字。兩歲時,未能運用簡短句子。三歲時,發音仍糢糊不清、上課時常不專心,注意力無法集中。以下,是兒童出現聽力受損的一些徵兆,要特別留意。

  1. 難以分辨聲音的來源
  2. 對音量較細的言談反應遲緩
  3. 無法瞭解別人的說話內容
  4. 聆聽時喜歡把頭轉向一邊 .經常要求講者重覆說話
  5. 聆聽時喜歡把身體移近講者,或凝神觀望講者的面部表情及說話口型
  6. 經常覺得別人的說話模糊不清
  7. 問非所答或錯誤瞭解指示
  8. 容易把語音相近的詞彙混淆

新生兒聽力篩檢普及化

目前,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普及化,越來越多新生兒在出生後24到72小時內接受篩檢。若寶寶沒有通過篩檢,家長們才帶寶寶到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。對新生兒來說,聽力檢查的重點在於偵測出新生兒是否有「神經性聽障」相關缺陷,因此新生兒聽力檢查以「耳聲傳射」及「聽性腦幹反應」的最為適合。

學齡前幼童的聽力檢查

學齡前幼童中耳炎發生率高,「聽阻聽力檢查」是絕佳篩檢工具,等到學齡後,「純音聽力篩檢」就已足夠。一般的聽力測驗,兒童可能需要戴上耳筒,依據健康聽力顧問的指示,以遊戲方式作出反應。

醫生或聽力師會根據測驗結果,診斷受測兒童是否有聽力方面問題,並且在聽力受損情況發現時,分辨出聽損性質是屬於傳導性、感音神經性或混合性聽損,再配合其他的檢查,醫生或聽力師便可就個案的醫治或者處理方法,作出合適的建議。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