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不理人?當心是聽力受損的徵兆

瀏覽人數:

嬰幼兒聽損

新生兒聽力篩檢的普及,讓家長可以透過篩檢儀器初步確認寶寶的聽力狀況是否正常。如聽力篩檢復篩未通過,就會需與醫師、聽力師、助聽器照護專家等專業人員,共同討論後續聽力輔具的配戴與聽語訓練的課程。

0~3歲,是正常的聽覺能力發展語言及學習能力的重要關鍵,如果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,不僅會造成語言發展不全或是緩慢,也會影響咬字清晰度,間接影響學習狀況、認知能力、人際關係、心理層面等等的各項能力發展,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因此聽力受損,對兒童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。

日常生活中,嬰幼兒聽損的警訊

不同年齡層在日常情境中,會出現一些聽損的徵兆,可以幫助你初步了解孩子的聽覺發展情況。

年齡 日常情境
0-1歲
  • 對很大的聲響會有驚嚇反應,比如用力開門聲、拍手聲
  • 對聲音反應敏銳,當聽力正常的寶寶聽到聲音時
    可能會突然開始或停止吸奶;淺眠時,會被說話聲或噪音干擾而扭動身體。
  • 當你和他說話時,對聲音會有回應,以微笑或嗓音回應人
 
1-2歲
  • 在口語及動作提示下,遵循指令,例如給我球球。
  • 會對玩具或人,含糊不清的說話一段時間。
  • 聽得懂生活常用詞彙,能說出簡單的詞,
    例如爸爸、媽媽、掰掰、怕怕。
3-4歲
  • 能夠正確辨別聲音來源
  • 能夠說出較複雜的句子
  • 說話清晰或構音無異常

如果孩子的日常生活無符合上述狀況,可能有聽力受損的徵兆,建議尋求專業的諮詢與評估。

發現聽損後,該怎麼辦?

一般發現聽損時,應透過聽覺輔具給予適當的聽覺刺激。同時也會因為聽損程度不同,適合的輔具也會不相同(例如助聽器或電子耳等),還需要進行聽與溝通訓練,協助孩子穩定配戴聽力輔具與建立聆聽習慣。

項目 嬰幼兒聽損後處置方式
聽力檢測 透過聽力檢測,了解孩童的聽損程度與聽取能力。
後續如配戴助聽輔具,聽力照護專家,也能依據聽力狀況,進行適當的調整。
助聽器

助聽器是大部分聽損孩童可能會使用的聽覺輔具。
助聽器提供聲音刺激,及持續的語言輸入,降低因聽力損失在發展過程中的影響。

助聽器怎麼選擇

在成長階段,孩子的耳道大小都還會改變,因此會建議
孩童配戴耳掛型助聽器,且使用軟質的耳模,能降低孩童配戴上的不適感。

聽與溝通訓練 開始配戴助聽器後,即需進行聽與溝通訓練。訓練的目的是讓聽覺系統接受有效且循序漸進的刺激,透過聽取的技巧,增進語言及溝通的學習。

可以申請兒童助聽器補助嗎?

政府自2022/1/1起將身心障礙手冊聽損功能鑑定標準放寬,針對6歲以下兒童,聽覺功能障礙的認定標準將大幅降低,輕微聽損及單側聽損嬰幼兒可以得到更多的社會資源補助。

(延伸閱讀: 兒童助聽器補助如何申請?)

小孩聽力檢查

哪裡可以做
兒童聽力檢查的後續追蹤?

除了新生兒聽力篩檢會在出生後24-60小時於相關醫療院所做聽力初篩。在孩子開始配戴助聽器後,與成長的過程中,仍需要後續追蹤聽力的狀況,除了相關的醫療院所,哪裡還可以做兒童聽力檢查呢?

在虹韻皆備有完善的聽力檢查室與聽檢儀器,提供免費的聽力檢查與聽力專業諮詢。歡迎可以前往虹韻助聽器全台服務據點,進行免費的聽力檢查,追蹤孩子的的聽力狀況!
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